一、教堂歷史篇
基督教自1902年傳入常州,從此,基督的福音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。1915年,常東牧區美國傳教士霍約翰在美國募捐5萬元美金,在縣學街購置基地興建教堂,1916年春動工,第二年2月竣工,命名為愷樂堂,建筑仿哥特式,格調新穎,面積778.94平方米,可容納700余人進行宗教活動,1958年“并堂”后,更名為常州市基督教堂。
在愷樂堂先后擔任中國牧師的有:楊奎章、胡稼農、葉芳珪、蔣文淵、李良鼎等,女傳道有李信一,戴頌一、邵以嫻、楊品蓮、林竹君、高勤、高靜嫻、戴慧貞等。
歷史的車輪,前而不停,教會的牧者,弟兄姊妹們知道唯有靠著虔誠的祈禱和信心的仰望,才能使教會成為時代的金燈臺,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,弟兄姊妹彼此相愛,合一的祈禱,漸漸的人數越來越多,恩典也越來越多,常州市基督教堂,如同一棵銀杏樹,落地生根,枝繁葉茂。
在弟兄姊妹們的同心祈禱下,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,2001年,終于確定了原地翻建方案,圖紙由常州市建筑設計院設計,常州市第三建筑安裝公司中標施工,新教堂于2002年7月動工興建,2004年4月17日舉行竣工典禮,建筑面積2880平方米,可同時容納1300人聚會。
現有牧師四名,傳道一名,義工近兩百名。
百年來,常州新老教堂秉承基督精神,作光作鹽,榮神益人,做了美好的見證,成為時代的祝福。
二、教會事工篇
百年,一個漫長的世紀。百年,幾代人目光的匯集。新中國以來,常州市基督教會竭力遵守圣經教導,在黨和政府宗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,與時俱進,勇敢創新,積極拓展各樣事工,豐富牧養,加強管理,為教會的合一,社會的和諧,做出了積極的貢獻。
我們本是一群軟弱無能的人,因著上帝愛的呼召,讓我們相聚在一起,我們彼此相愛,同心合意侍奉神、服侍人。
常州市基督教會看重信徒在真理真道上的裝備,努力裝備造就他們,從慕道友到侍奉者,所彰顯出來的美好生命,見證了基督的品格。
常州市基督教會看重禱告,當同工們看到每一次的禱告會,都為教會的事工增添動力,他們更愿意以一顆顆火熱的心來到上帝的面前。
常州市基督教會看重神學教育,一代代義工和神學生的培養,在提升教牧隊伍素質的同時,也滿足了教會牧養的需要,有效地抵御了滲透,為教會的發展注入新的力量。
常州市基督教會看重圣樂事工發展,唱詩班、圣樂團、青年團契電聲樂隊,圣樂知識的培訓與學習,并組織參加圣樂交流,舉辦贊美會,在學習與交流中使教會的圣樂敬拜更蒙神的悅納。
常州市基督教會更看重主日學孩童事工,孩子是祖國的未來,也是教會的未來,豐富的主日學活動,融匯基督教崇高的精神道德品質,將有利于孩子們一生生活和事業。
三、社會事工篇
常州市基督教會始終秉承“作光作鹽、榮神益人”的理念。
1912年,剛剛來到常州不久,美國牧師霍約翰便牽頭創辦了“東吳十二小”, 1916年,愷樂堂建成后,學校遷入教堂附房辦學,改名“私立愷樂小學”;解放后,1952年由市人民政府接管,更名為縣學街小學,1980年,更名為解放路小學。
1918年,常州教會創辦“私立愷樂中學”,1952年,與武進縣立初級中學合并,更名為常州市第二十一中學;1997年8月,常州市第二十七中學與二十一中合并,更名為常州市實驗初級中學。
清光緒三年,常州府設立長年醫局,以救死扶傷,卻因時局頹廢,經濟蕭條,杯水車薪,民怨極大。
中華民國二年,即1913年,當局改辦為武進臨時醫院,自開辦以來,道路坎坷,尤以經費拮據,屢陷困境,每年只開院三個月,診治有限,民眾求醫呼聲強烈,當局政府均無力解決。
1918年4月,常州地方商會、公所聯合推薦代表,輾轉至“美國基督教監理公會”在蘇州創辦的博習醫院求助,1918年4月,美國監理公會派醫學博士芮真儒醫師、施密德宣教士、段彥琛藥劑師來?;I辦醫院,定名為“武進醫院”,1918年6月2日,美國監理公會正式委派芮真儒為院長,段彥琛為副院長,1925年2月,芮真儒院長因搶救患者,不慎感染斑疹傷寒病逝,6月,美國“監理公會”派美籍醫生貝德來院擔任院長。貝德歷經艱辛,在美國和常州當地通過多種渠道,籌得40萬元的巨資,大興土木,購建醫療器材,于1933年7月1日下午二時,舉行新院開院儀式,愷樂堂霍約翰牧師出席并致辭,這是常州地區開創最早的近代醫院,當時設備一流,醫術精湛,聲名鵲起,改善了常州地區的醫療條件,新中國后成立后,1951年由市人民政府接管,更名為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。2010年一院將新建的綜合大樓命名為“真儒大廈”,以示紀念。
今天的解放路小學、常州實驗初中,大力推進課程改革,全面實施素質教育,并形成了教育集團,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,成為常州教育的品牌。
今天的常州一院已發展成為一所科室設置齊全、技術力量雄厚、醫療設備先進、學術水平較高,集醫、教、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,大大的造福于社會和人民。
我們為此感恩,我們為此贊美,今天這百倍的收成,離不開百年前神的仆人們辛勤耕作、流淚撒種,他們的付出值得我們世世代代紀念。
四、公益慈善篇
常州市基督教會是將“愛”作為根基的教會,我們愿意用實際行動回應神的呼召。每一次大災大難面前,我們都用愛心奉獻支援同胞;無論是遠在天邊,還是近在咫尺,我們都愿意做發光的燈臺,送去溫暖、帶來光明;我們關愛殘疾兒童,組織募捐,常常探望,用愛去擁抱他們殘缺的身軀,用愛去激勵他們幼小的心靈;我們關愛老年人,每年舉辦敬老節,每年春節全體教牧人員登門慰問探望;近年來,每年我們舉行宗教慈善周活動,率先在救死扶傷、扶貧濟困等方面身先士卒;我們足跡到達西部的山區,孤苦的孩子,破陋的教室,無助的難民,貧窮的傳道人都是我們心中的牽掛。
據不完全統計,近十年來,常州市基督教會累計用于公益慈善支出逾170萬元。
五、向著標桿直跑
常州基督教會是一個成長中的教會,我們還有很多的欠缺,我們需要通過更多的交流與學習,追求更大的長進,我們相信,在上帝的帶領之下,在黨和政府關心愛護下,通過常州基督教堂全體同工及廣大信徒的共同努力,我們一定會由缺乏變為豐盛,真正的成為世上的金燈臺,使福音得到廣傳,成為萬人的祝福。